從全球各大市場的表現來看,無論是歐美市場,還是印度、越南等新興市場,今年基本都是漲聲一片,但是A股卻比較萎靡,各大指數都是下跌的,滬深300更是創(chuàng)造了新的歷史記錄,連續(xù)下跌了3年。
Wind數據顯示,截至2023年12月31日,今年以來上證指數和深證指數分別下跌了3.70%和13.54%,但與此同時,納斯達克指數的漲幅卻超過了43%,像日本、德國、韓國、法國等市場,也有著相對較好的表現。
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是只投資了A股,但是沒有做全球性的布局,那其實是很難熬的,不僅收益不是很理想,而且強烈的反差容易導致心理失衡,畢竟“自己挨打,別人吃肉”,這種失落感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。
從去年的數據也可以看出來,如果只投資一個市場,風險還是沒法分散,可能會遇到系統(tǒng)性風險。
因此,做全球性的配置還是非常有必要的,畢竟不同國家的經濟周期不同,股市表現也會不同,可以進一步降低組合風險。
在相關性方面,美股與A股的相關性是比較弱的。從2014年到2023年的數據來看,納斯達克指數、標普500、道瓊斯與上證指數的相關性,都只在0.3左右,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區(qū)間內。
我們都知道,在做組合配置時,資產間的相關性越低,越能夠起到平滑波動的作用。與A股相關性較低的美股,其實是組合中不可或缺的,增加一定的投資比例,其實是可以很好的分散組合的風險。
當然,弱相關是一方面,值不值得配置,更關鍵的還要看投資價值。
基本面投資是不是無效了?這今年跌的最多最慘的基本都是搞基本面的。
所謂關燈吃面,其實我不認為基本面投資失效了,只是這幾年失效了,回過頭去看看2019-2021年基本面投資有多瘋狂;
茅臺可以炒到70倍PE,醬油茅海天味業(yè)炒到100多倍,醫(yī)美茅愛美客300多倍,比科技股都要高,基金、散戶賺的盆滿缽滿,你能說沒用嗎?
那為什么現在覺得失效了,A股普遍流行著當一種規(guī)律或者風格演繹到極致時就會逐漸變的無效,就像過去炒的各種茅估值都普遍存在泡沫;
而業(yè)績又不會一下子就跟上,估值不可能無限擴張,有業(yè)績的橫盤震蕩來消化估值,沒業(yè)績的或業(yè)績不及預期的只有下跌來消化了。
所謂從哪里來到哪里去,就造成了這幾年價值股普遍大跌,估值也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。
2005年是熊市還是牛市?我猜很多人都猶豫了,真的不好判斷2005年究竟是牛市還是熊市。那好,我換一個問題,你希望2005年自己是買入股票還是銷戶不玩了?
這個問題就很簡單,如果給你重新選擇的機會,你一定希望自己在2005年的時候把房子賣了,借上所有能借的錢,全部買入股票。
這是因為你已經知道了2006年和2007年的市場情況,但對于處于2005年的人們來說,那一年真的絕望,看不到盡頭,對于當時的人來說,那一年是熊市無疑的。
所以我們回顧歷史,很簡單,熊市的盡頭就是牛市的起點,無一例外。說到這兒,我猜已經有人開始準備發(fā)言了,你怎么知道現在是熊市的盡頭?
說一句題外的話,太多的人在投資領域里面,利用自己純粹邏輯的思考,來反駁投資老手的經驗之談,并為此沾沾自喜。
而有這種思考習慣的人,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投資的輸家。好了回到剛才的那個問題,我沒有答案,我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。
當年格雷厄姆去美國國會作證,有個國會議員問他,你說低估值的股票以后會恢復估值,那如果他一直不回復估值呢,一直低估著你怎么辦?
格雷厄姆回答說,這個是我們行業(yè)令人著迷的地方,我不知道為什么,但低估值的股票總會恢復估值,沒有例外(大意如此,憑記憶)。